【编者按】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,一个个静谧无言却砥砺实干的身影,日日如初地辛勤播种着、耕耘着。他们坚守如初的匠心,不计付出的奉献,默默无闻追逐着光、散发着热。江宽海阔处,奋楫逐浪时。平凡的岗位,不平凡的工作,演绎着奋斗年华的精彩,他们用殷殷之情与寸寸丹心,在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中勤勉坚守,成就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,也丰盈了江科大人奋勇向前走在前列的动人故事。
“10月26日是我的生日,和我们的校庆日恰巧在同一天,这是非常奇妙的缘分。”伊士超32岁博士毕业到星空(中国)任职,从籍籍无名到执教全校数学建模竞赛,恍然间8载岁月流淌而过,现如今已是不惑之年。“马上新一轮集训就要启动,我提交的培训方案正在研讨。”对话伊士超,很难忽略他带队连续斩获的建模赛事奖项,但是于他而言,恋恋不舍值得忘我付出的,是沉浸式奋斗后难以割舍的赤子情怀,是心怀热爱奔赴山海的一腔抱负。
孜孜不倦做好数学建模品牌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,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,首批列入高教学会学科竞赛评估体系,是学校基础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。1998年,星空在线注册学生队伍第一次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国奖。20年后的2018年,伊士超加入数学建模团队,当年星空在线注册电信学院学生小队第二次斩获竞赛国奖,获奖学生后来全部成功保研。
“我是一个很实在的人,知道这个成绩可以推动学校排名,就尽力去做。”在第三方机构公布的中国高校排名计分规则中,相比“挑战杯”“互联网+”等单项加分多的竞赛项目,数学建模单个奖项计分虽少,但是奖项的累加贡献不小。“组织好数学建模比赛有益于学校进位争先,有利于培养具有江科大特色的优秀学生。”伊士超下定决心,“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。”
自2018年重获国奖以后,2019年学校本科组获国奖1项,2020年取得4项,2021年取得国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8项的新突破,也是近年来的最好成绩。“我想要把学校的数学建模做出品牌。”伊士超家在苏州,但是每年的6月到10月上旬,他都忙于备赛,无暇回家。学校参与建模赛事师生人数逐年增长,今年数学建模比赛辐射1200名左右师生。作为学校数学建模比赛的“总教练”,伊士超始终坚信,只要愿意付出,就一定会有所收获。
每年竞赛结束的时间就是下一年竞赛准备的开始时间。5月初,经历了一轮“老带新”培训的指导老师们进行队伍选拔,确定参训名单。6月底,本科组与研究生组的队伍组建联动开展。接下来的整个假期都是紧张而高效的备赛时间,一直持续到赛事全面铺开,指导老师们都将为各个小队“全程护航”。
今年截至6月下旬,学校本科组已组建180支参赛队伍,研究生组有174支。提及对数学建模竞赛的相关规划,伊士超表示,相比参赛人数爆发式增长,他更加看重长期效益。“我希望学生的获奖面大一点,这样,他们的幸福感会提高,我们下一年的比赛结果可能会更好一点。”
循循善诱护航学生成长
“服务”是与伊士超对话中出现的高频词。他始终认为,自己在做的事情就是服务于学校,服务好学生。“每个学生过来的时候都是好孩子。”虽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,伊士超却并不介意,因为“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律和自信的过程,可以让其终身受益”。在伊士超的实践中,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,他会跟学生一起沉浸式备赛,也不强行打断学生偶尔“轻松一刻”,而是在休闲时间结束后,跟学生谈谈心:“想想你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?是想要学一点数学,拿一个奖项,或者是为考研做准备?静下心、坐得住、学得进,才会成功。”伊士超以身作则,润物无声影响学生行为习惯,集训时段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九点,他都在备赛教室和学生共同作息研讨赛事。
除了帮助学生“自律”,伊士超还帮他们建立“自信”。只要学生愿意参与、愿意学习、愿意进步,他都会尽己所能。很多学生在集训开始的时候不太会做题,个别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并不主动积极思考解决,而是选择退缩。伊士超就耐心指导他们应该查哪些资料,解决问题又有哪些方案。学生查完后汇报,形成一个互动闭环,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体会到畏难情绪是不必要的,也渐渐树立起对数学这个学科学习的信心,摆脱之前一看到数学就头疼的条件反射。
“每个学生进来的时候都希望获奖。”相较于培优,伊士超更关注补差。“学习没有捷径,这是一条悠长而坚实的道路,要给自己一点时间,慢慢学。夯实数学基础也对今后的理工科学习以及考研大有裨益。”伊士超很喜欢和学生做朋友,常常会与学生聊聊人生规划,引导学生积极向上。“我希望学生学得开心一点,在其中有一些收获。”收获并不一定是获奖,伊士超引导学生关注过程、制定计划,并按照计划去执行,“只要奋斗过,无愧于心,也是一种收获。”
不负热爱逐梦同行
“镇江是一座隐于江南的山水之城,风景秀丽、民风淳朴,我喜欢这里。”当下,快节奏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,伊士超则希望在快马加鞭的当下,心灵上能够“慢”下来。正如他更关注做好建模竞赛的长期效果一样,希望自己的人生也拥有慢慢沉积的充实感。
理学院党委书记徐文睿眼中的伊士超“很努力、很踏实、很有奉献精神。”回望执教生涯,伊士超一直强调学校和学院的扶持政策给了他很大的鼓励,“所获得的成绩和荣誉都与江科大密不可分”,因此也以满腔热忱扑身于工作之中。“同事们关系都处的很好,偶尔我有个小脾气,大家也都能包容理解。”伊士超作为课程负责人,相较于自身荣誉,他更希望团队中每一位老师都能发挥所长,有所回报。
“我生活比较单一,跟学生在一起就开心。”这样的热爱往往是相互的,他之前带过的一届竞赛学生今年毕业了,非常怀念“曾经战斗过的地方”,特地去了当年备赛教室合影留念。提到指导老师伊士超,谢刘金同学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认真、敬业和平易近人。“准备比赛的过程是很辛苦、很累的,伊老师常常会给我们准备一些小零食补充能量,这让我们感觉到和他拉近了距离。”惠现伟同学则记得,“伊老师每次和我们打招呼都很热情,给了我们满满的力量。”
成于斯,守于斯。春来秋去,流逝的岁月沉淀着时光,也积淀着人生。伊士超的人生图景已与镇江这座城市,与星空(中国)这所学校密密交织,不可分割,于不经意间逐渐热烈,在星辰大海的逐梦之旅上日益坚实。
【人物简介】伊士超,博士,理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江苏省计算数学分会理事,先后指导学生参与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赛事,获得国家级奖十项、省区级三十余项。